通訊員 高子懿
12月15日,湖南省人民檢察院組織長沙鐵路運輸檢察院在婁底市、冷水江市和新化縣分別召開公益訴訟檢察辦案現場工作會,向婁底市生態環境局、冷水江市自然資源局公開宣告送達涉長江經濟帶環境污染行政公益訴訟案件檢察建議書,并與污染環境涉案企業所在地政府和監管行政機關責任人員舉行座談,積極監督污染問題整治并推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落實,著力推動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部門依法履職,確保污染整治工作提質增效。湖南省人民檢察院第八檢察部副主任姚紅、長沙鐵路運輸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李俊及檢察官辦案組、婁底市人民檢察院、冷水江市人民檢察院、新化縣人民檢察院、婁底市生態環境局及下屬分局、婁底市自然資源局、冷水江市自然資源局及涉案企業所在地政府領導參加了會議。
婁底大建煤礦、新化陽星銻品冶煉廠污染周邊環境行政公益訴訟案件,是生態環境部《2020年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警示片》披露、最高人民檢察院下發《關于發揮檢察職能助推<2020年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警示片>所涉169個問題整改的通知》所涉及,湖南省人民檢察院掛牌督辦并指定長沙鐵路運輸檢察院管轄辦理的案件。長沙鐵路運輸檢察院積極貫徹落實高檢院和省院關于跨行政區劃辦案相關規定,成立專門辦案組,在湖南省院第八檢察部的指導協調及婁底市縣兩級檢察機關的支持配合下,多次到礦山廠區現場勘查,使用無人機航拍等手段對污染事實及整改情況進行調查,并調閱審查相關行政機關執法記錄,依法查明了大建礦業有限公司違法超標排放礦涌水、陽星銻品冶煉廠違法堆放危險廢物砷堿渣污染周邊環境、行政機關監管職責履行不到位造成社會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事實。
會上,承辦檢察官通報了案件辦理情況,李俊副檢察長公開宣告并送達檢察建議書,并就檢察建議書載明的案件事實、證據和法律依據等進行釋法說理。李俊副檢察長強調,檢察機關開展公益訴訟檢察工作,目的是監督支持行政機關依法履職,實現雙贏、多贏、共贏。行政機關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轉變思想認識,從造福子孫后代的角度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切實做到“三個轉變”,一是在思想認識上,從要我做向我要做進行轉變;二是在工作方法上,要從治標向治本逐步轉變;三是在責任落實上,要從本職工作向我為群眾辦實事進行生動轉變。環境污染治理是綿延后世、惠澤人民的大事,相關部門要結合本職工作,轉變工作方式方法,始終為民解難題、辦實事,把人民的利益擺在首位,切實踐行“兩山”理念,通過整改治理為當地老百姓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
婁底市生態環境局、婁底市生態環境局新化分局、婁底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等行政機關負責人分別就大建煤礦污染整治、生態修復和陽星銻品冶煉廠整改情況進行發言,在溝通交流環節,檢察機關和行政機關就涉案企業污染主體認定、歷史遺留欠賬、整改措施、修復治理成效等議題進行了坦誠交流和良性互動,冷水江市人民政府、新化縣人民政府分管負責人分別作表態發言,表示將堅決落實好檢察建議提出的建議要求,全面履職整改,推進礦山生態修復。
省院第八檢察部副主任姚紅講話指出,檢察公益訴訟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兩者相輔相成,密不可分。一是堅持屬地管轄。礦山的治理和修復涉及到多個行政機關及當地政府,相關職能部門要在當地政府的領導下,統籌協調,相互配合,共同保護生態環境;二是以點帶面、源頭治理。不僅對長江經濟帶披露的問題進行整改,更要舉一反三,對其他未提及的污染問題全面整治;三是秉承支持與監督并重。檢察公益訴訟是一個杠桿,主要作用是撬動大家一起推動工作前進,扮演的角色不僅僅是監督者,更多是支持者和協同者。四是依法開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工作。“環境有價,損害擔責” “誰損害,誰擔責”,生態環境治理要擺脫企業污染、政府買單的困境,依法對大建煤礦和陽星銻品開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工作,檢察機關一定會全力支持政府和職能部門開展這項工作。會后,辦案組一行分別到大建煤礦和陽星銻品礦山現場實地查看整改和修復效果。
2018年以來,湖南省人民檢察院先后指定長沙鐵路運輸檢察院管轄辦理多件跨流域、跨行政區劃管轄的行政公益訴訟案件,取得了良好的辦案效果。本次公開送達檢察建議書,體現了“專業化法律監督+恢復性司法實踐+社會化綜合治理”生態檢察辦案理念,彰顯了檢察建議的權威性、嚴肅性和規范性,有利于督促多方行政機關依法積極履職,協同解決礦山生態恢復治理難題,促進生態環境共建共贏,推動長江經濟帶及其周邊生態得到長效保護,最終達到辦理一案、治理一片、教育一方的效果。
責編:李林俊
來源:法制周報